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资讯 / 电影资讯 / 内娱版《花束般的恋爱》,尬死了

内娱版《花束般的恋爱》,尬死了

更新日期: 2025-04-18

大家好,我是香玉

最近有部剧的骂声,吸引了我的注意。

被骂片段,出自在播国产剧《值得爱》


2007年,作为灵魂伴侣的男女主角,停在 北京的中国电影资料馆前。

因电影结缘的他们,发现馆中正在放映男主角最爱的电影《低俗小说》。

于是激动地买票入场,票价奢侈,但梦想珍贵。

但,浮夸的表演、反常的票价、毫无素质的观影、结束后的尬舞......

简单三分钟,就雷得人外焦里嫩。

网友辣评:年度最尬国产剧,出现了。





正当香玉好奇,这又是哪位内娱大神邪灵附体,自认巧妙地一展创作神通。

一搜不得了,这部剧竟然被称作内娱版《花束般的恋爱》。


虽然声量不大,却引得一众编剧为其站台。

观众说这部剧悬浮,编剧说观众不懂爱。


有人说尬,有人却为其哭到真情实感。


内娱又出神剧?到底谁对谁错?

来,一起来看看。


咱们开门见山。

烂剧看了这么多年,香玉也算吃过苦的人。

即便如此,这部剧也让我生不如死。

看剧过程中,香玉每一秒都在怀疑人生:

不是说现在影视寒冬吗?怎么让这玩意儿跑出来了?


质量如何?

我觉得目前所有对这部剧的批评,都骂轻了。

鉴于其引发了香玉强烈不适,所以我来亲自骂。

剧集主线,是一对八零后情侣的北漂路。


2007年,二人大学相识。

学姐代大吉(王玉雯 饰)捉奸男友,学弟周水(王安宇 饰)仗义相助。

因此相识、心动、暧昧。


周水学习影视专业,梦想成为中国最好的导演。

代大吉没啥梦想,宾馆通宵看完周水的作品后,索性以成就他为目标。

「周水你知道吗,你(梦想时)在发光哎」


二人前后脚毕业,相约去北京重聚,勇闯影视圈。

就这样,小情侣的北漂生活开始了。



故事是这么个故事。

但,且不说二人的爱情与电影元素的结合,尬到让人冷汗直冒。

都是自认有趣,实则不会搞笑硬挠胳肢窝。



男女主复刻昆汀《低俗小说》中的对舞让感情升温

单一个北漂故事,就能让脑子烂掉。

主角们来到北京,要么动辄顶楼嚎叫尬舞。

以此来表达青春的肆意和梦想的炙热。

频率多到让人疑惑,为啥不远处的央视大楼没来人,把这俩拍进民生新闻。




要么是高强度被骗。

租房、找工作、看病、投资......

每每刚攒到点儿钱,就立刻会遇到点事一夜返贫。

刻意太过,有时甚至不合逻辑。

只感觉北京小偷都没编剧能盯着人钱包算计。



香玉看到有人反驳,说零几年那会北京就是这么乱。

可以,但乱归乱,细节也假到离谱,就很难有说服力。

就比如说开头那个看电影的情节。

前情提要,是二人在北京找不到工作(本科毕业),经济拮据。

为了让周水安心去拍电影,代大吉一个人拼命挣钱。


为了高提成,还去卖壮阳酒, 被一群大爷找麻烦。

好在,第一天上班,代大吉就收入二百元。

下了班,小情侣甜蜜碰面往回走,恰好看到周水最爱的电影在放映。


又恰好,票价一人一百元。

理所当然,还没捂热乎的两百元被拿来买了电影票。

让二人好好展示了一把情比金坚,梦比纸贵。


瞅瞅,啥叫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为了突出北漂之难,爱情之甜,硬是扭转时代物价和市场规律。

想来次年要是有该剧编剧在,也不至于产生全球性金融危机。




这么折磨角色,也是有创作目的的。

大概是想塑造出一份足够好,却仍会被现实消磨的爱情,让观众唏嘘感慨。

因此,这部剧也被说成是内娱版《花束般的爱情》。

但跟原版沾边儿的,也就这个立意了。

爱情叙事的质感可以说天差地别,坂元裕二看了都会当场后悔自己进入影视圈。

因为,太俗了。

全是古早青春疼痛文学的遗毒。

比如,人设过时。

代大吉,一个最大梦想是 「上大学跟帅哥谈恋爱,顺便失个身 」的 「女汉子 」。

周水,一个 文艺病病入膏肓,除了不切实际的梦想啥 也没有的天真少年。

一些误会,几段奔跑,外加批发一样的慢镜头。

之后,他们就会莫名其妙相爱,约定一起去大城市奔赴梦想。


起初,他们相依为命,有情饮水饱。

为了让周水单纯地追求电影梦,代大吉甘愿付出一切养着他。


俩人的感情,也是又虐又甜。

代大吉被渠道医院误诊癌症,要做一万块的检查。


周水凑钱,虐一会。

代大吉不告而别,再虐一会。

周水追上去生死不离,又甜又虐。


很快误会解除,二人如获新生。

一下子更爱了,桥上互相告白,纯甜一会。


啊,好纯爱啊。

纯度百分百,一点脑子不掺。

下一步,就要迎来青春疼痛文学的高潮点:误会分手。

于是,代大吉差点被师哥性侵,周水一直不得志还被骗钱。

「来,你现在就把我睡了,然后你去把他放了行不行」

(因为揍师哥进局子的周水)


一个不愿说,一个不敢说,互相揣度,互相错过。

不够狗血?那再来个第三者。

分手再和好,内味儿不就对了嘛。


类似情节,剧中处处可见。

除此之外,剧里还汇集了各种致敬国产爱情片「经典

香玉上次听到 「给人当女朋友最重要的就是讲义气 」这句台词,还是《前任》系列。



把被骗当成KPI的 「出租屋文学 」男女主角,也让人想到《后来的我们》。



《北京爱情故事》款的音乐,《失恋三十三天》款的转场。

《同桌的你》《最好的我们》《这么多年》《如果爱》等多部青春文艺电影的故事走向大融合。

就像周水丢工作又被骗钱,为了不让大吉担心每天在地铁假装上班。

这辆地铁便是那辆《开往春天的地铁》,这样式儿的男主角也成了内娱给八零后青春文学的标配。



好消息,致敬彩蛋丰富。

坏消息,致敬里一半是国产爱情烂片。

香玉觉得,这或许是创作团队的免责声明。

仿佛在说,我审美这么烂已经很惨了,就别再骂了吧。


但再一看,还是要骂两句。

团队前作有部豆瓣5.8的《被我弄丢的你》。

不管是人设剧情,还是这股子矫揉造作的劲儿都一脉相承。

好家伙,从电影到剧集不忘初心,坚持创死观众。



不过比起电影,剧集的改进也不是完全没有。

毕竟是5025年了,二十年前的青春文学已不合时宜。

创作者也预知到了被骂风险,所以为代大吉周水的爱情设置了一个对照组

二人恋爱期间拍摄的内容硬盘,丢失辗转多年后,意外被两位00后发现。



看得出来,这是要通过当代年轻人的视角,既重新审视这段多年前的爱情,又让两个年代的爱情观碰撞。

从中看到变化,甚至获得某种启发。

比如,看到代大吉对周水的付出,两位00后先于观众一步骂她 「恋爱脑 」,再质疑其给男人当妈。

从效果上来看,确实消解了一部分爱情价值观的 「过时 」问题。


但,看着看着,就不对劲了。

剧中,这两位00后把代大吉和周水的爱情当剧追。

追着追着,就口嫌体正直地磕起cp来。

甚至,他们还在现实中找到了当事人,想看这段爱情有一个幸福结局。



不知为何,香玉总觉得让人态度如此转变。

仿佛是在说,当代年轻人口主张 「封心锁爱 」,是因为得不到早先那样的爱情,才说自己不想要。

只要找到彼此的大吉/周水,人人都会是那样的恋爱脑。


到这,这部剧的创作视角一下就自恋油腻起来。

剧中,鲜有两代人现实基础的挖掘对比。

也忽视了当下感情样貌的深层次成因。

却用古早爱情叙事对「00后」概念群体的驯服,粗暴地对爱情观厚古薄今。



这种隐隐的自恋态度,让香玉很是反感。


剧中描绘的爱毫无信服力,很难让我觉得「值得爱」。


换 句话说 ,当下值得认同的,难道是「用尽一生一世将你供养」的献祭?

是阻止爱人接触现实世界,不顾其意愿和顾虑坚持让他追梦的「义气」?

是任由不沟通的误会造成互相伤害,还将其美化成包容与忍耐?

舒婷1977年都写出来《致橡树》了,给出一版 「爱是共担共享 」的朴素答案。

贵圈5025年了,却还在对这种作死、自大的爱情观推崇备至。

一遍遍用金色阳光装点过去,固执地为此书写感伤的挽歌,还要说观众不懂爱。



正是对「爱」内核的浅薄理解,让这部剧的格局显得狭隘。

剧中,代大吉和周水最终分手。

不仅因为现实磋磨,还因为觉醒自我的大吉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

突然就,大女主了。

当「00后」组在现实中找到二人时,大吉成了成功的制片人,而周水则放弃了梦想,成了一间火锅店的老板。

他们感慨,爱人错过,梦想破碎,悲剧上演。

「拿摄影机的手端起碗盘」,再见也回不到当初。



发现没?

在这样的故事里,社会化通常被当成对主角人格的全面摧毁。

就像电影梦的遗失,成了人生妥协和失败的象征。

在这样的创作观念里,生活与梦想、现实与爱情、个人与陪伴完全对立。

忽略爱情与个人成长的可能,只坚持让前者打败后者,似乎才够痛、够精彩、够有看点。


实则,一是创作水平的匮乏

隔壁《苦尽柑来遇见你》里,生活被视为珍贵的养料,是让柑橘成蜜的真谛。

爱纯的诗人梦一样中途断裂,却仍能在卖鱼的小摊儿上写就诗篇。

理想与生活的界限,真的有这么绝对吗?


二则,是对生活的傲慢理解

在这样的作品里,生活与梦想不仅割裂,还有高低贵贱。

男主角只有拍电影才是成功,颠个勺儿就是失意了。

奇了怪了,人家开火锅店的怎么就比你们拍电影的低了。


这样的创作,如何让作品成为灿烂的花束。

这样的观念,早该更新入土。

但一想到,真正的翻拍还没来呢。

就很难不感慨——

咱们观众啥时候能等到苦尽甘来呢。


THE END
相关内容
*
*